患者在吸入雾化过程中出现呛咳不止,如何正确指导患者氧气雾化吸入呢?到底用是用嘴吸还是用鼻吸?
雾化吸入是通过气溶胶沉降机制来达到治疗效果。经过鼻腔时,许多直径较大的颗粒在鼻腔形成的湍流内粘附在鼻腔内壁,雾化是要通过下气道给药,避免药液浪费。
鼻腔口径较口腔小,粘膜鼻甲弯曲,离子经过时更易沉降。在鼻腔的浪费药量增加,到达肺泡或小气道离子数量减少,到达不应用的治疗效果。气雾吸入经口腔比鼻腔恰当,和吸烟一样,嘴吸鼻呼。
具体指导如下:
①体位选择,尽量选择坐位,使膈肌下移,借助重力作用使雾化深入到细支气管、肺泡。深呼吸将雾滴吸入细支气管,到肺泡。
②意识模糊呼吸无力体位选择,侧卧位,床头抬高30度,使膈肌下移增加气体交换量,提高呼吸深度,利于雾滴在终末细支气管沉降。
正确进行雾化量的调节,
①一般情况下成人为1~4L/min
②幼儿不得超过1L/min,因幼儿喉部组织发育不完善,喉腔及鼻毛缓冲作用小,大量雾化吸入易导致缺氧
③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,雾化时应采用渐进调节雾化量的吸入方法,从小雾量、低浓度开始,吸入1L/min待适应后,再逐渐增加雾化量至4L/min
操作流程:
口含嘴式/面罩式雾化器采用嘴深吸气鼻呼气方式
妥善牢固连接,先调节氧流量,再连接雾化管道及面罩
氧流量内心轻轻旋转,一般氧流量1~4L/min
检查吸氧装置有无漏气,雾化罐衔接是否紧密,雾化器保持与地面保持垂直
雾化结束漱口,叩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