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加拿大预测28在线预测官网~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» 技术引领

中青年高血压,“后浪”中的沉默杀手

信息来源:心内一 张琳 发布时间:2020-09-07 浏览次数:3216

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、生活节奏的加快,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也逐渐提前,据统计,我国高血压患者人群中,年龄<64岁患者的比例超过了3/4。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近些年还在快速增长,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,令人堪忧!

当前社会进入转型期,竞争日益激烈,生活、工作方方面面不稳定态势,使得压力和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中青年人群中,再加上平日缺乏运动、久坐、经常加班熬夜,饮食不规律,交感神经长期维持兴奋状态,久而久之,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。此外,部分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早期无症状,使诊断延后,因此有更高的靶器官损伤风险。

中青年高血压与老年高血压有何区别?老年高血压常常由动脉硬化、容量负荷过大和大动脉僵硬度增加等因素引起,主要表现为以收缩压升高为主,而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外周阻力增加,大动脉弹性多无明显异常,主要表现为以单纯舒张压升高为主。

交感神经系统(SNS)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(RAS)激活是中青年高血压发生、发展的重要机制。高血压早期阶段,常伴有心率加快,提示SNS过度激活;另外有研究表明,中青年与老年高血压患者RAS水平不同,患者越年轻,RAS水平越高,因此RAS激活可能是中青年高血压的重要发病机制。

中青年高血压有何特点?与老年人不同,中青年动脉弹性较好,可暂时缓解动脉壁压力,起到代偿作用;此外,中青年人群自身耐力也较好,承担着就业、生活和家庭多重压力,因此具有以下独特的发病和治疗特征:

以舒张压为主:可能由于中青年人群动脉弹性尚好,可缓解动脉壁压力,故收缩压升高不明显,而外周阻力未减轻,使舒张压升高明显。

轻度高血压居多:流行病学统计显示,我国18-44岁、45-64岁、≥65岁三个年龄段轻度(1级)高血压比例分别为74.3%、56.7%和49.0%,可见中青年高血压主要以轻度高血压居多。

症状不典型:中青年代偿能力强,除了少数患者出现头晕、头疼,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。

合并超重/肥胖及代谢异常比例高:主要由饮食不规律、缺乏锻炼以及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造成,中青年患者很多伴有血脂异常、糖代谢紊乱、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。

家庭自测比例低:可能是因为经常加班、社交等原因,导致不能规律监测血压,这也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低、控制率低的重要原因。

治疗依从性差、控制率低:中青年由于工作繁忙、生活压力大、担心降压药物带来不良影响等原因,对降压治疗不积极,常自行减药、停药,治疗依从性差,导致控制率低下,甚至不及老年高血压患者。

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秉承“生活方式改善是基础,合理药物治疗是关键”的原则。对于轻度(1级)高血压,可暂不启动药物治疗,优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数周。主要内容包括,限盐、限酒、减轻体重,摒弃不良生活习惯,如吸烟、酗酒、不平衡膳食、久坐和过高的精神压力,多进行体育锻炼(有氧运动,如步行、慢跑、游泳等)。

对于生活方式未能达到降压目的的,可开始药物治疗。原则上,5大类降压药物,如利尿剂、β受体阻滞剂、钙拮抗剂、ACEI及ARB均可用于治疗中青年高血压。由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有SNS或RAS激活,ACEI与β受体阻滞剂在此类患者中降压疗效确切,可以优先采用。

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将血压降至<140/90 mmHg,如能耐受,多数患者可进一步降至<130/80 mmHg,如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,如冠心病时,应注意联合用药(如阿司匹林、麝香保心丸、他汀等)。


  • - 新闻中心 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