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加拿大预测28在线预测官网~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健康资讯 » 健康资讯

睡眠那些事儿

信息来源:脑血管病区 梁咏梅 发布时间:2019-04-25 浏览次数:1688

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,世界范围内约有1/3的人有睡眠问题,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%,睡眠障碍受基因、环境、生活习惯的影响,跟性别、年龄、种族和心理作用有关。因此,个人体质跟睡眠障碍密切相关。主要包括“睡不着,睡不醒和睡不好”,而失眠是最常见的表现,主要包括①入睡困难;②睡眠维持障碍,易醒;③早醒 (醒后不能再睡);④睡眠质量差,次日晨醒后仍困倦,无精力恢复感。多数患者因过度关注自身睡眠问题产生焦虑,出现紧张、不安、情绪低落,严重者有心率加 快、体温升高、周围血管收缩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。而焦虑又可加重失眠,导致症状的恶性循环。因此,应把睡眠质量监测作为了解整体功能状态的常规手段。很多人觉得偶尔熬夜、失眠对健康影响不大,其实不然。长期失眠会发展成睡眠障碍,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。良好的睡眠可以巩固记忆、促进脑功能发育、帮助体力与精力恢复、促进生长、增强免疫功能,保护中枢神经系统。夜间良好的睡眠,能够有效清除脑内产生的各种“垃圾”,对于认知功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。而睡眠过多、缺少睡眠和日间思睡,都会给人体带来伤害。近万人数据分析发现,每天睡眠超过9个小时的人容易出现记忆衰退的现象。日间思睡导致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,还是引起各种事故的重要因素。睡眠质量监测对于评价生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。今年的睡眠主题是健康睡眠,益智护脑。

治疗总体目标为:尽可能明确病因,改善睡眠质量和(或)增加有效睡眠时间;恢复社会功能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;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; 避免药物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。非药物治疗包括1.睡眠卫生教育2.放松治疗3.行为治疔4.认知与行为治疗,要想睡眠质量好,除了内在因素外,还有很重要的环境因素作用,比如居住空间,包括室内的温度、光线、湿度和气味,使用的卧具产品是否软硬适度,枕头是否是个性化定制等因素,都会影响睡眠质量。可以说,外在环境对睡眠的影响非常关键。药物治疗包括1.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:(1)苯二氮卓类药物,包括地西泮(安定)、硝西泮(硝基安定)、艾司唑仑(舒乐安定)等。有催眠、抗焦虑、解痉和肌肉松弛等药理作用。可以缩短人睡时间、减少觉醒时间和 次数、增加总睡眠时间。不良反应包括日间困倦、头昏、肌张力下降、跌倒和认知功能减退等。(2)非苯二氮卓类,药物包括唑吡坦、比坦控释剂、佐四竞隆、右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等与前者相比,所以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仅有单一的催眠作用,无肌松弛和抗惊厥作用。2. 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,褪黑素参与调节睡眠一觉醒周期,可以改善时差症状、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和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.因不良反应很小,可在老年人群中使用,也用于倒时差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包括雷美尔通、阿戈美拉汀等。雷美尔通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褪黑素受体MT1 和MT2 激动剂,可缩短睡眠潜伏期、提高睡眠效率、增加总睡眠时间,可用于治疗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以及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。由于没有药物依赖性,也不会产生戒断症状,已获准长期治疗失眠。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-羟色胺受体拮抗剂,因此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,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,缩短睡眠潜伏期。增加睡眠连续性。3. 抗抑郁药,失眠伴有焦虑、抑郁心境时候应用。小剂量多塞平、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、例如,唑吡坦和帕罗西汀联用可以快速缓解失眠症状,同时协同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。

抗失眠药物的合理应用(1)把握获益与风险的平衡在选择干预药物时需要考虑症状的针对性、既往用药反应、患者一般状况、当前用药的相互作用、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现患的其他疾病。在遵循治疗原则的同时还需兼顾个体化原则。(2)注意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由于长期服用会有药物依赖及停药反弹,原则上使用最低有效剂量、间断给药(每周2~4次)、短期给药(常规用药不超过3~4周)、减药缓慢和逐渐停药(每天减掉原药的25%)。(3)失眠的药物治疗策略为①失眠继发于或伴发于其他疾病时,应同时治疗原发或伴发疾病;②药物治疗开始后应监测 并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。长期、难治性失眠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;③原发性失眠首选短效BZRAs,如唑吡坦、佐匹克隆、右佐匹克隆 和扎来普隆;④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,更换为另一种短—中效的BZRAs或者褪黑素受体激动剂;⑤BZRA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以与抗抑郁剂联合应用;⑥对于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慢性失眠患者,不提倡药物连续治疗,建议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的服药方式。(4)老年失眠患者首选非药物治疗手段老年失眠患者推荐使用non-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。必需使用BZDs药物时需谨慎,若发生共济失调、意识模糊、反常运动、幻觉、呼吸抑制时需立即停 药并妥善处理,同时注意跌倒等意外伤害。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,短期应用或采用间歇疗法,不主张大剂量给药,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。积极改善睡眠质量,既有益身体健康也可降低患心理疾病的风险。


  • - 健康咨询 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