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休息,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读书度过。一则是因为冬天天冷且外面飘着小雪,家里没有暖气,被窝里着实暖和。二则是很享受这样的休闲时光。从进入冬季到现在,科室里一直很忙碌,这实在是一个很难得的双休日。因为没刷电视剧,也没了往日的空虚疲惫感,没感到浪费时间。
书还是应该一字一句读的,余华这本《我只知道人是什么》,是给女儿买的书,准备写读后感的。没想到如此吸引我,让我放不下手来,也让我有了写几句读后感的冲动。
余华本是一位小镇上的牙医,因为不想当牙医而开始文学创作。写过的小说如《十八岁出门远行》、《活着》、《许三观卖血记》和《兄弟》等都被翻译成多国语言,可以说,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。
如果说余华安心做牙医,他可能一辈子就生活在那个小镇上,也许会生计不愁,但绝对是和现在不一样的人生,不会有这么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,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优秀的作品问世,可供读者阅读,感悟和传颂。
余华的作品,我只读过《活着》。一是因为初学写作时赵老师让我写过读书笔记,二是因为它拍成电影,印象深刻。提起书名,脑海里则会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出现。
《我只知道人是什么》,可以说是余华的讲演稿,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在向喜爱文学创作的晚辈讲述他的创作经历。也许他创作的小说是虚构的,因为突破了读者的想象。但他说的这些经历应该是真实的,尽管也超出了读者的认知。
我问女儿,这本书写得这么好,你能读懂吗?她不置可否。也许她只把此书当做语文作业去完成,也许她对能否读懂不在乎,也许她读懂了说不出,也许读懂真的没那么重要。就如人教社高中语文室主任温立三回答余华高中生对《十八岁出门远行》的反应,就是让他们读不懂。读得懂和读不懂是经验阅读和非经验阅读。但阅读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反应不应该是懂和不懂,应该是读起来费劲不费劲,感受到了和没有感受到,愿意读下去和不愿意读下去。
但,我说,我真的读懂了这本书。
也许是我和作者小时候的经历相似,我也从小生活在乡镇医院里,有当医生的父亲,有在医院里各个角落玩耍的记忆。
我也有和作者同样的工作经历,同为医院职工。我是一名护士,工作的时候也在读病人的故事。
我也和作者也有同样的梦想,他为了不做牙医才开始写作,因为不想看着别人张开的嘴巴。而我,是因为不想面对死亡的病人才开始写作。余华工作时见过最多的应该是病人各种各样的牙齿,而我见过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病人的死亡面孔 。
但我与作者所不同的是,他二十岁开始创作,三年就写出了有影响力的作品《十八出门远行 》。
而我四十岁开始学习写作,现在只能写出千字文,虽然时有发表,因为赶上了互联网的好时代,但却对自己有太多的不认可。
还有,我,并没有读那么多的文学作品,也没有写那么多的书稿。尽管这两年来读书不少,但作者提到的那些作品,未曾阅读的居多。尽管有每天六百字的写作练习,但大多成了自己的日记,只是自说自话地写给自己看。
不过,余华说,作家可以为一个读者写作,只能是一个,就是作家自己。所有的作家同时也是读者,或者说首先是读者,大量阅读获得的感受会成为叙述标准进入写作之中。
要想成为一个好作家,先要成为一个好读者。要去读伟大作品的人,趣味和修养就会很高,写作的时候自然会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。所有的作品都存在缺点,读的时候应该关心优点,因为别人的缺点和你无关,别人的优点会帮助你提高自己。
余华在此书中谈及自己创作的两位老师,一是川端康成,让他对写作的细部着迷。二是卡夫卡,让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,突破写作的囚笼。
现在,我把余华当做我写作的第二任老师吧。第一任是有衡写作的赵建伟老师,她带我入门,让我知道自己拿起笔,就可以写出自己的追求。余华老师让我明白,只要写,就可以写出自己的未来。
余华老师说,做一个作家只要认识一些字,会写一些字就足够了,有文化的人能成为作家,没文化的人也能成为作家。
多简单的事啊!
感谢余华老师,在这里,学生行拜师礼。